前面我们介绍了互联网的各种路由协议,本文重点介绍OSPF协议。
OSPF路由协议被称为开放最短路径优先,意思是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。OSPF是由标准化组织IETF(互联网工程任务组)制定的。它的使用不受任何供应商的限制,因此它是一个开放的路由协议。最短路径优先是OSPF的核心思想,采用的是Dijkstra算法。
OSPF网络架构OSPF可以适应大规模的网络。为了适应大规模网络,OSPF在as类中被划分为多个区域。每个区域中的OSPF路由器仅维护其区域的完整链路信息。
Area0是主干区域,Area1和Area2是子区域。
OSPF的路由器类型可以分为:
其它路由器与DR和BDR之间的关系
其他路由器仅与DR形成邻接关系。如果DR发生故障,BDR将在上面工作。
OSPF地区选举路由器ID和DR,并使用路由器ID(RID)作为区分每台路由器的唯一标识符。RID可以手动配置或自动生成。如果未指定RID,将根据以下逻辑自动生成RID:
你不能判断DR和BDR,直到你有RID。DR和BDR可以手动或自动选择。自动选举的逻辑是:
OSPF协议中有五种类型的数据包:
OSPF数据包类型
邻接关系的建立
邻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都是通过Hello包来完成的,一般是周期性发送的。邻接的建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:
路由器状态OSPF路由器在进入完全邻接阶段之前通常会经历几种状态:
总结以OSPF为代表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,我们将工作原理总结如下:
这正是:
找邻居打招呼,
邻接关系是从一开始就建立的,
更新链接数据库,
最短的路径是一条路线。
我会不断更新关于物联网、云原生和数字技术的文章,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复杂的技术,偶尔发表一下对IT行业的看法。欢迎关注、转发和评论。谢谢你。
想了解更多关于ospf链路状态信息(ospf使用分布式链路状态协议)的内容,请扫微信
或微信搜索jiemingpan
版权说明:本文版权由作者自行负责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。